2025 / 05 / 06         25~29°C         75~98%

澳門國際機場2006年空運市場回顧與未來發展規劃

2007 / 01 / 31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昨日(二零零七年一月三十一日)下午三時正假澳門氹仔偉龍馬路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大樓五樓舉行新聞發佈 會,總結2006年業績,展望2007年工作。澳門民航業界,本地、內地以及香港駐澳新聞機構代表等應邀出席。新聞發佈會由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劉蘇寧小姐就具體內容作出了詳細說明。

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006年 , 澳門民航運輸產業處身於內部經濟條件與全球民航運輸市場同時產生了急速變化的大環境裡 , 得到中央與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 , 以及空運產業鏈上各企業的認真耕耘 , 澳門國際機場業績獲得了一定成長的同時, 亦遭遇到增長的瓶頸 .

2006年澳門國際機場實現航線及客源多元化目標

2006年使用澳門國際機場起降之航班達51,049班次 , 較2005年上升13.4% . 在此提供航班之航空公司則超過了10間 , 除澳門航空 , 廈門航空 , 長榮航空和復興航空等為澳門帶入內地與台澳旅客外 , 他們連同一些近年進入本地民航運輸市場之航空公司 , 如非凡航空 , 亞洲航空 , 欣豐虎航空 , 深圳航空及海南航空等為澳門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航線及客源 .

2006年澳門國際機場為旅客提供了25條定期航班航線服務 , 加上不定期航班及包機服務 , 同年澳門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976,093人次 , 同比升幅達17.06% . 台灣地區客源與非台灣地區客源比例已漸步調整至各占約半 ; 非台灣地區客源當中 , 61.7%為中國內地地區客源 , 貢獻自東南亞和其他地區之客源則分別占36.9%及1.4% . 澳門國際機場近年為配合本地博彩會展旅遊產業發展需要 , 積極引進低成本航空公司 , 使得澳門國際機場作為民航運輸始發或終點站的功能愈發明顯 . 2006年利用澳門國際機場作為始發或終點站的旅客比重已接近六成 , 較2002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 .

2006年澳門國際機場貨運為促進本地物流等產業發展作出了努力

貨運處理量方面 , 2006年全年澳門國際機場空運貨物處理量為220,572.7噸 , 較前年輕微下跌2.9% . 去年全年空運貨物總量當中占六成三是由定期航班運載 , 由貨運包機運載的則占三成七 . 若按全貨機及客機機腹載貨方式分類 , 前者占據了去年全年澳門國際機場空運處理量的七成 , 餘下的三成貨物是經客機機腹運載 .

澳門國際機場2006年已開展或完成之機場基建項目以回應市場需要

為適應本地經濟環境及區域競爭條件的急速變化 , 澳門國際機場已開展一連串的機場基建設施擴建及完善計劃 , 當中部份已完成 .

由於澳門國際機場在每日尖峰時段之停機位已不敷應用 , 已於2005年2月開展了南停機坪二期擴建工程 , 項目於2006年底已完成並期盼在短期內得到主管部門批核後能盡快投入運作 . 此項擴建工程擴建面積為65,000平方米 , 共增加5個停機位 , 包括停機坪道面、服務車道及停機坪配套設施等 , 可供停放最大機型為波音B777-300ER .

澳門國際機場每年處理空運貨物總量早已超出原設計的16萬噸容量的上限 , 遂於2006年初展開了貨運站擴建工程 . 擴建部份面積為9,885平方米 , 待擴建工程於短期内竣工後 , 屆時機場總貨運處理能力將可提升至每年32萬噸 . 此外 , 還設有先進之裝卸、檢測設施 , 解決現時貨運站超負荷的情況、貨車車位不足及貨代在機場集裝貨物地方不足的問題 ; 同時於閣樓為運輸物流業界專門設置了額外的辦公室空間 , 供其處理日常業務 .

除基建設施之擴建外 , 澳門國際機場亦積極改善現有設施 , 其中包括了飛機飲用水供應系統改善工程 , 二號閘口安檢站工程 , 離境大堂新設分烟系統吸煙區 , 更換機場貴賓休息室及離境大廳貴賓候機室內的全部地氈、購置新消防車、客運大樓新增五種文字機場指示牌、以及為客運大樓重新規劃擴充商業區項目等 .

二號閘口安檢站的工程已基本完工 , 設施投入使用後將可提供既安全又便捷的機場隔離區檢查服務 .

澳門國際機場意識到環保工作的重要性 , 我們為客戶採取了一系列有關的完善措施 . 飛機飲用水供應系統改善工程是引進德國LVPG飛機飲用水淨化系統清潔和消毒飛機飲用水 , 所採用的水淨化系統之技術是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 同時 , 為改善客運大樓空氣環境 , 澳門國際機場採用了先進的空氣簾幕與除菌離子相結合的分烟系統 , 在離境大堂南北兩側設置了吸煙區 , 以防止煙霧向外擴散 , 同時可改善吸煙區內空氣環境 .

至於新更換的機場指示牌除原有的中 , 葡和英文外 , 增加了日文及韓文 ; 作為東亞機場聯盟成員之一 , 此舉既配合了東亞聯盟機場的共同形象, 同時更能適應澳門國際機場客源日益多元化的需要 , 方便旅客辨識 .

為了進一步提昇機場的安全系數,在政府的支持與批准下,澳門國際機場委託了中國民航華北地區空管局負責承包整個澳門國際機場通訊、導航、監視 (CNS)系統更新工程專案,確保澳門的空管導航設備更能與國家民航總局及香港空管的系統接軌。此外,澳門國際機場內之航空氣象設備更新,低能見度運作之 航空氣象儀器及機場跑道之後備風傳感應器等項目亦納入了工程專案的考量當中。

澳門國際機場敏銳地回應空運市場快速的變化 , 從每一個環節為旅客提供稱心滿意的服務 , 不斷努力 !

植根於澳門 融合於國際 - 澳門國際機場2006年已開展或完成之區域合作項目介紹

貫徹特區政府充分發揮澳門作為中國內地與葡語國家之間平台功能的施政方針 , 澳門國際機場早於2003年開始頻繁地穿梭於中國內地 – 澳門 – 葡萄牙之間 , 為促進三地民航管理交流活動作出努力 ; 2005及2006兩年期間 , 先後已有24梯次合共176名中國內地和56名本澳從事民航運輸管理之專業人員參與了該項由澳門國際機場與中國內地及葡萄牙同業共同建立之民航管理培訓及 交流項目 .

2006年澳門國際機場與5個分處內地及境外機場建立伙伴合作關係 , 她們是中國寧波櫟社國際機場 ,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 無錫機場 , 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和ANA葡萄牙機場集團 ; 加上之前已簽訂同類協議的德國法蘭克福哈恩(Hahn)機場和內蒙古機場 , 至今與澳門國際機場達成姊妹機場友好合作關係的機場總數已達到7個 . 澳門國際機場與內地及境外各目標機場建立伙伴合作關係之目的是為了共同推動在彼此機場之間拓展新的航線及增加原有航線之班次 . 藉此友好合作發展機制 , 增加澳門國際機場與各伙伴機場之間的訊息及管理經驗交流與共享的機會 .

此外 , 自2003年起澳門國際機場積極參與了東亞機場聯盟組織的活動 . 東亞機場聯盟至今共有11個會員 , 當中包括了中國內地 , 日本及韓國等區內之主要機場 ; 東亞機場聯盟的目標是要致力於促進區內民航運輸市場的有序發展 .

通過參與區域以及全球的民航運輸產業與組織的活動 , 澳門國際機場充分展現了植根於澳門 , 融合於國際的功能 .

澳門國際機場未來發展規劃與展望

作為特區主要的基礎設施和連接本澳與外地之空中交通運輸樞紐 , 澳門國際機場肩負著社會所交付的重要使命, 在此前提下不斷尋找成長的機會 . 然而在近年遇到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的同時, 亦難免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面對著各種挑戰與有待突破的瓶頸.

中央及特區政府對民航運輸產業的關注程度不斷提昇 ; 來自於內外部的需求持續增加 ; 經濟活動朝區域化與全球化方向發展 , 以及澳門民航運輸業整體營運效率的提升等種種有利條件無疑有助澳門國際機場在內部及外部急速變化的產業環境中捕捉成長的機遇 . 但與此同時區域空運市場競合環境急速演變 ; 本澳航空公司能否快速回應預期本地民航運輸服務市場從質與量上的需求變化 ; 機場基建設施與空域資源遭遇發展瓶頸 ; 現存本地民航運輸體制能否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民航運輸市場作出快速回應等等問題與挑戰是澳門民航運輸產業的所有參與者所不能掉以輕心的關注點 .

加強對外合作 , 共謀發展 ; 關注人力資源 , 提昇效率 ; 整合運輸價值鏈 , 促進總體競爭力 ; 與主管部門緊密溝通 , 有效推進機場基建設施適度發展等是澳門國際機場發展規劃的四項重點 . 同時 , 澳門國際機場邀請了NACO(荷蘭機場顧問公司)作顧問為澳門國際機場制定五年發展計劃 . 這個發展計劃包括了機場規劃的最終發展方向 , 詳細的發展步驟將會建基於這個發展計劃 .

無論在任何環境與條件下 , 作為澳門民航運輸產業重要的成員 , 澳門國際機場將竭盡所能地為澳門市民和所有使用澳門國際機場的客戶提供更便捷更多選擇的民航服務 , 以及為促進澳門經濟增長與產業發展提供更高效的客貨空運服務的願景努力不懈 .

出席是次新聞發佈會的人士還包括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及執行委員會主席高級助理及計劃發展部總監安達豪先生、物流貨運發展部總監崔光 先生、財務暨行政部總監徐文玲小姐、市場部署理總監鄭淑群小姐、基建發展部署理總監許家文先生與策略研究辦公室副主任唐繼宗先生等主要管理層成員,他們亦 分別就各傳媒提出的有關問題作出了回應。